
成人芭蕾的學生A很興奮的跟我說她跑去試上了一堂武功課的心得,她說:「那裡面每個人都好厲害喔!……壓腿的時候,每個人的腿都好直喔!……下課的時候,老師還問我說:你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進來上課的呴?…………」後來,我們上課後,發現學生A有些動作腳背都會忘了要用力,有時候還會勾腳做……我提醒她之後,她突然說:「好困惑喔,用力方式都不一樣……」原來她把武功跟芭蕾混在一起了。下課後我忍不住問她怎麼會跑去上武功課?她說聽說武功課的壓腿可以幫助把筋拉開……我有些驚訝:「什麼?如果是為了把筋拉開,你根本不用特地去上武功課。武功或民族的用力方式跟芭蕾、現代、爵士……是很不同的(如果是別喜歡武功,想練好它,那又另當別論……)我語重心長的跟學生說:「我知道你很希望找各種方法幫助自己更進步但是你不能沒找對方法,反而造成反效果,何況很多東西是沒有速成的,需要時間去慢慢累積,假如你需要經歷十次(不代表真的就只是十次)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(例如把筋拉開),那你要能忍受前面九次未能達到目標,這就是學習的過程………」就算我們可以達到目標了,若沒有持續努力,也很快就會再退回去。我有一位兒童芭蕾的學生,在練硬鞋的過程,明顯腳勁不足、膝蓋無力支撐,上半身也都軟軟的像果凍………後來我要她先不要蹎,但好勝心使然,她還是硬蹎,看到她硬撐的模樣,真是讓人不忍心。我也很想幫她,所以下課後先給她一項回家的功課,要她每一天抽一點點時間,做腹肌練習,持續一段時間後我要驗收………結果這週來,她跟我說:「老師,我沒有每天做耶,我都三天曬網兩天捕魚……」我無奈的說:「那我也沒辦法,我想幫你,你自己卻不能配合……」她說:「我每天寫功課都寫很晚耶,每天都好累, 根本沒辦法……」聽她媽媽說她自我要求很高,學校的事都要做到很好,所以每天晚上都搞到很晚才睡……我想:如果芭蕾是學校的一門課,是要考試、打分數的, 那她再累也一定會拼命去練……這讓我想起Anya最近發生的事。Anya從國小的時候,每次體育課要測百公尺跑步,她都故意慢慢跑,她說因為不想跑的好而被選入接力賽,何況她也不喜歡跑步……現在上了國中,前幾天體育課,要測跑步,老師說:這個成績要納入第二次段考。「這怎麼得了?」Anya心想:「跑的不好,恐怕會影響段考成績,還是勉為其難的努力跑吧!」這麼一跑,露出馬腳,進了接力賽第四棒,Anya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……但為娘的我可樂的,再次證明我沒看錯這孩子:只要給她一個努力的動機,一定能激發她的潛能……剛開始拉筋時,我努力的目標就是:只要把筋拉開,我就可以去上芭蕾課了(這是我自己當時的想法)筋拉開之後,開開心心的去上舞蹈課,上了舞蹈課,卻不太開心,發現筋開了,不見得就能跳得好全身要注意、要練的細節實在太多了……後來縱使我進了舞蹈系,校內、校外上了很多舞蹈課,但我還是要花時間自己練習,自己練習,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部份,對很多忙碌的上班族或學生,沒時間自己練習,沒關係,每次上課專心練好當天老師教的東西,不會的,問清楚,下課練到會再回去,練不會,錄下來回去多看幾次……我們共勉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