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

Choices upon the road


最近在看一本書,沒有花很長時間就把它看完了,但是書中的內容常在我的腦海中反覆咀嚼著……


當初朋友拿這本書給我看時,她先把內容大概講了一下:作者是在台灣念完大二之後休學,轉而去中國大陸念大學。她憑著「看看這個世界」的夢想和「大膽走出去」的信念,足跡遍佈全球三大洲,後來在蘇黎世工作,也在自己創業的路上奮鬥著……


聽起來讓人羨慕,但是我先入為主的問朋友:她裡面有沒有談到她的家境?朋友說:好像沒什麼提到?但是應該家境是還不錯……


我立刻說:我想也是。我相信很多人都夢想可以像她那樣多看看這個世界,但是如果經濟狀況不允許,夢想根本無法實現。


於是我們下了結論:很多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,背後其實都有人在支持,在為他們的逐夢付出代價……


不過,我這結論,實在下得太快了。


我書才看不到二分之一,就對作者開始大感佩服,因為我看到她勇於作夢、勇於積極付諸行動、也勇於面對各種挑戰與壓力,她個人的努力不懈是讓她的夢想成真的極大因素。


作者有一些想法與作為讓我印象很深刻。


她說:二十歲不到的我,很害怕自己的未來已經拍板定案,像審完稿的劇本,情節、人物完全確定。


她說:當時的我太年輕,年輕的心承受不起失去作夢的力量,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穩定,對我卻不是福氣,反而是一種枷鎖,是一種限制。


我非常瞭解作者的感受。


大三之前,我本來都抱著學業完成之後要返鄉奉獻一己之力的抱負。但是大三之後,我已經不敢再這麼想,原因是我已經預見返鄉之後的我,沒有競爭壓力、沒有太多刺激,在經過漫長的教學之後,除了穩定的教學、穩定的生活,可能任何理想都將不復存在……光想到這樣的結果,就讓我極為不安。


常常覺得我的血液裡有著一種不安定的元素,我一直怕太過安定、更怕一成不變……


作者選擇離開台灣,跳脫既有的生活軌跡與框架。她在諸多考量之下,決定跨越胎灣海峽,大膽西進,到中國大陸留學(歐美的高昂學費會造成家裡沈重負擔,這也是她的考量之一)


到中國大陸留學,在當時是少有,一般人也總以去歐美留學,投以羨慕的眼光,對她決定去大陸留學,很多親戚與朋友都不看好,但她學會不在乎別人的眼光,以行動支持自己的決定。


她說:經歷徬徨與迷失之後所做的決定,是夢想的起點。我沒有選擇麻木、無意識的過日子,這個決定帶著我走向世界各個角落,牽引出我人生一連串的驚喜與故事……


當初我決定到英國留學時,家裡並沒有反對。當時四姊也在歐洲留學(維也納),家裡的負擔當然不小,我跟姊姊的夢想,就是家裡全然的支持,讓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逐夢。


作者20歲不到,就義無反顧的隻身前往北京重新開始大學生活。


22歲,獲得中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全國英語大賽最佳即興演講。


23歲,參加全球青年領袖計畫,擔任文化使者的角色,到八個國家遊學實習。


24歲,參加美國波士頓哈佛模擬聯合國和北京國際模擬聯合國,獲得全額獎學金到瑞士蘇黎世學習和工作。


25歲,到比利時布魯日聯合國大學比較區域融合研究中心從事實習工作。


26歲,通過四輪面試,進入全球前五百大之一的跨國公司工作,來回於蘇黎世、倫敦和巴黎之間。


27歲,在倫敦接受傳播方面的專業訓練,從事國際傳媒工作。


這個過程中,她非常努力的學好英文,不錯過任何磨練自己的機會,隨時預備好自己迎接新的挑戰。


反觀自己,在英國求學期間,也有很多可以更寬廣視野與學習的機會,但是我常常是猶豫不決、不夠積極,很多機會就這麼錯過了……甚至到後來,我覺得我完全失去目標感,無法釐清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?


之後回到台灣,開始教學,才真正有一些想法出來,開始知道自己要什麼。只是回台灣一年,我就想再回英國繼續未完的學業,但是經濟上我沒有能力,也沒有理由再請家裡負擔我「未完的夢」。


最後還是得乖乖的呆下去。


我的履歷很簡單:19..-19..華藝舞蹈科芭蕾、現代舞老師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9..-19..舞藝中心芭蕾老師


這之間參與過零星的舞蹈演出,對於演出,我變得很不積極,教學反成為我的重心。


進入婚姻,為人妻、為人母之後,在家全職帶孩子。最初幾年,我過得很不快樂。除了當新手媽媽太累之外,感覺一點個人的成就感都沒有。帶孩子的過程中,那些什麼夢想啦、抱負啦、專業啦都離我好遠好遠……這就是所謂的與社會脫節的感覺吧?


可是我還是慢慢適應了、安定了,而且,開始享受當家庭主婦、帶孩子的日子。


後來,我們有機會全家到英國旅居,去之前,我還很猶豫,覺得日子過得好好的,何必要千里跋涉來這麼一段離鄉背井。


在英國這一年,離開舒適熟悉的環境,我們一家展開一段永生難忘的旅程。


在英國的生活步調緩慢許多,我們不必再帶著孩子趕才藝課、英文課(Anchi那時候才小一、Anya幼稚園中班)……;我跟先生重拾甜蜜的感覺(在台灣過度的忙碌當中,我們很容易失去對彼此的耐心);我們全家到處看表演、旅遊;在英國我們沒有買車子,出門搭公車、地鐵,住在小而租金昂貴的房子,但我們都不以為苦。去舞蹈社練舞,好像又回到年輕時留學的時光,感覺我的身體又「活過來了」。


然後,又一段旅居芝加哥的生活,讓我恢復某種衝勁,不怕變動。


Dance house」就是冒險犯難的精神死灰復燃之後的「產物」。


雖然這幾年,就這麼守著舞蹈教室守著學生;守著家園守著先生孩子,在規律的生活中,我不再那麼不安定,但我還是很怕一成不變。我期待自己不要原地踏步、停滯不前。


在Dance house接觸的每個學生都像一本書一樣,跟學生在課餘的互動與交談,聽她們談自己的生命故事,有感動、有驚奇,也有共鳴……真所謂教學相長。


而這本書:誰理你的夢想(轉個彎思考,人生將會不一樣)我更喜歡英文的書名:Choices upon the road,經由作者寶貴的分享,讓我這已不再年輕的中年歐巴桑有許多的開啟。


築夢絕非年輕人的專利,雖然年輕不再,但我也不願失去作夢的力量。


Dance house是我中年以後的第一個成真的夢想。


幫助、鼓勵AnchiAnya將來能勇敢而踏實的追逐自己的夢想,也是我這為娘的重要任務。而我跟戚哥一定會一馬當先,做榜樣給他們看。


鼓勵、幫助我所有的學生在學芭蕾的過程中跳脫自我設限的框架、克服學習過程中的一切困難(特別是出社會工作之後、或當媽媽之後才想學芭蕾的成人),也是我的重要任務之一。我當然也是一馬當先,要做最好的示範。


看清楚自己的平庸。雖然我沒有過人的聰明,還好勤能補拙;沒有傲人的舞蹈資歷與規模,還好就我所有的再加上不斷的吸收新知,我絕不讓自己落伍或墨守成規。


「天寬地闊,找一個可以起飛的角落,讓夢翱翔」


不論夢想有多偉大或小到不足掛齒,我都要捧在手心,小心維護,準備好自己,等候時機讓它展翅飛翔……


0 意見 :

張貼留言

 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